
9月17日,為期三天的2025山東清潔能源產業博覽會在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。本屆博覽會以“發展清潔能源・共享低碳未來”為主題,統籌第18屆煙臺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博覽會,不僅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清潔能源領域規模最大、專業性最強的行業盛會之一,更搭建起政企研協同創新、產業鏈深度對接的高端平臺,為山東乃至全國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作為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,由山東省貿促會、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,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、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、中國能源研究會、中國節能協會、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、山東能源集團聯合主辦,中國電工技術學會、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、煙臺市清潔能源產業協會共同支持的行業盛會,本屆博覽會吸引了300余家企業參展,總展出面積達5萬平方米。中核集團、中廣核、國家電投、中國華能等6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集體亮相,集中展示風電、光伏、儲能、海上新能源、充換電、氫能、核能等領域的先進技術與裝備,全面覆蓋清潔能源生產、存儲、運輸、應用全產業鏈。其中,主賓市棗莊攜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重磅參展,全方位呈現鋰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建設成果,彰顯區域產業在技術創新與產能規模上的核心競爭力。

博覽會期間,12場專業交流會與對接活動同步舉行,成為行業智慧碰撞的核心陣地。2025清潔能源大會暨核能安全與核電產業鏈創新發展大會、中國低碳能源與新型動力系統技術裝備發展大會、核電數字化轉型暨核電運維大會、山東風能與海上能源開發建設發展論壇、山東鋰電儲能與光伏產業發展交流會等活動,匯聚了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生態環境部等主管部門領導,清華大學、武漢大學、山東大學等高校院士專家,以及央企代表近800人。專家學者圍繞“綠色創新·協同突破·驅動零碳未來”、“百兆瓦級動態可重構電池儲能技術”等熱點議題建言獻策,企業間通過供需對接會達成多項合作意向,推動新型動力系統、核能、鋰電、風電等領域技術成果加速轉化。
值得關注的是,本屆博覽會創新性融入“科創+科普”雙輪驅動理念,煙臺核能科普嘉年華成為展會特色亮點。通過“核能科普小講解員”互動講解、寓教于樂的體驗項目,以及政府主導、產學研協同的“核能科普生態圈”建設成果展示,有效拉近公眾與清潔能源的距離,助力實現從“聞核擔憂”到“知核擁核”的認知轉變。據了解,煙臺自2023年啟動核能科普宣傳五年行動計劃以來,已舉辦30余場科普活動,形成“文藝搭臺、科技賦能、體教融合”的科普“煙臺模式”,為全國核能科普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路徑。
煙臺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、統戰部部長高建廣表示,本次博覽會既是清潔能源領域新技術、新模式的交流盛會,也是煙臺深化與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校、龍頭企業合作的重要契機。未來煙臺將持續聚焦 “核、風、光、氫、儲、LNG” 協同發展的新型能源體系,加快建設四大千萬級清潔能源基地,全力打造 “中國北方清潔能源中心”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奇也指出,將繼續以博覽會為紐帶,推動清潔能源投資消納與傳統產業綠色轉型,為山東能源轉型和產業升級貢獻更多力量。
此次博覽會的圓滿閉幕,不僅為2025年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勾勒了清晰路徑,更強化了煙臺在北方清潔能源領域的樞紐地位。隨著展會成果的逐步落地,將進一步推動“雙碳”目標下的產業協同與綠色轉型,為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、全國清潔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