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貫徹落實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“長江經濟帶”與建設“交通強國”國家發展戰略,促進區域發展與國家戰略有效融合,最近,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援建青藏鐵路電氣化外電配套工程一行9人全部抵達西寧指揮部,一同參加全線設計交底會議,在4700米的海拔線上,書寫著新時代電力建設者的使命擔當。
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電氣化改造,是串聯“一帶一路”與“交通強國”戰略的關鍵紐帶,其建成后將為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裝上“電力引擎”。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部主動扛起援建重任,聚焦的雁石坪330千伏變電站及配套線路工程,堪稱這場戰略工程中的“硬骨頭”——平均海拔4700米、最高塔位5100米,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,絕大部分區域為無人區。這樣的極端環境,考驗的不僅是電力工程技術的精度,更是建設團隊的意志與智慧。沒有可復制的經驗,沒有便捷的后勤支撐,江蘇電力建設者卻以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氣接下任務,這份選擇的背后,是對國家戰略的深刻認同,更是對“人民電業為人民”初心的堅定踐行。
在這支9人的隊伍里,既有坐鎮指揮部統籌協調的“智囊團”,也有扎根業主項目部緊盯建設管理的“實干派”。有3人在西寧指揮部錨定設計交底關鍵環節,為工程規劃筑牢前期根基;其余6人則將奔赴雁石坪一線,在無人區里搭建電力建設的“毛細血管”。他們身份不同、職責有別,卻有著共同的目標:用江蘇電力的技術標準與管理經驗,在高原上建起可靠、安全的電力配套工程;他們認真核對圖紙、勘探現場,在高原上筑起“精神燈塔”,為后續惡劣環境下的基礎設施建設積累經驗、樹立標桿 ;從平原水鄉到雪域高原,從技術攻堅到后勤保障,他們以實干踐行國家戰略、用堅守挑戰高原極限,用專業與匠心,為青藏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注入“江蘇力量”。
當9名國網江蘇電力建設者的身影出現在青海西寧指揮部,這場跨越千里的集結,不僅是一次工程設計交底的啟程,更是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部的莊嚴承諾。這份跨越千里的擔當,為這條“天路”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電力動能,也將成為國網江蘇電力建設部最珍貴的勛章,激勵著更多電力人在服務國家發展的征程上,勇毅前行、再立新功。(通訊員:鹽文 15061614949 江蘇省鹽城市解放南路189號鹽城供電公司黨建部)
新聞爆料